跳转至

博客

Go 语言中的 nil 和变量初始化规则

在 Go 语言中,nil 是一个特殊的值,表示“没有值”或者“无效值”。它通常用于表示指针、接口、切片、映射、通道等类型的零值。然而,Go 对不同类型的变量初始化有严格的规则,尤其是对未指定类型的变量,使用 nil 时需要特别注意。

Go 语言中 map 的内存分配与容量管理

在 Go 语言中,map 类型与切片(slice)在内存分配和容量管理方面有一些不同。你可以使用 make 函数初始化一个 map 并指定其初始容量,但与切片不同的是,map 并没有提供类似于 cap 的函数来查询其容量。本文将详细介绍 map 的内存分配机制、容量管理以及为什么不能使用 cap 函数来获取 map 的容量。

Go 语言中字符串与 []byte 之间的转换与性能优化

在 Go 语言中,字符串与 []byte(字节切片)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类型,它们之间的转换是频繁的操作。由于字符串是不可变的(immutable),而 []byte 是可变的(mutable),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进行相互转换。比如,字符串需要作为字节流传递,或字节流需要转换为字符串进行处理。

然而,这种转换并非没有代价,尤其是当涉及到内存分配时。每次从字符串转换到 []byte,或者从 []byte 转回字符串,都可能产生额外的内存消耗。因此,了解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内存分配和如何高效地进行转换是至关重要的。

Go 语言中字符串与 rune 的迭代与非 UTF-8 字符的处理

在 Go 语言中,字符串是由 UTF-8 编码的字符序列构成的,而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实际上是由一个或多个 rune(即 Unicode 代码点)组成的。Go 的 for range 循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来遍历字符串中的字符,它会将每个字符解析为 rune 类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处理包含非 UTF-8 编码字节的字符串时,直接使用 for range 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Golang 中的意外变量幽灵(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在 Go 语言中,短变量声明(:=)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语法,它可以让我们在声明变量时简洁地赋值。然而,使用短变量声明时,如果局部作用域中和外部作用域的变量同名,可能会发生 意外的变量幽灵(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问题,导致局部变量的修改并不会影响到外部变量的值。

回文十进制数

Tip

如果把某个数的各个数字按相反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和原来的数相同,则这个数就是“回文数”。譬如 123454321 就是一个回文数。

问题: 求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表示都是回文数的所有数字中,大于十进制数 10 的最小值。

Go 切片中删除元素的两种方法对比

在 Go 语言中,切片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数据结构。当我们需要从切片中删除某个元素时,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

  1. 使用 append 方法删除元素。
  2. 使用替换删除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帮助你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使用 Shell 脚本管理 OpenVPN 守护进程

这篇技术博客涵盖了使用 Shell 脚本管理 OpenVPN 守护进程的完整过程,解释了每个关键步骤,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要进一步探讨,欢迎留言讨论!

GC 垃圾回收算法

评价标准

评价 GC 算法的性能时,我们采用以下 4 个标准。

  • 吞吐量
  • 最大暂停时间
  • 堆使用效率
  • 访问的局部性

GC 标记 - 清除算法(Mark Sweep GC)

GC 标记 - 清除算法由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构成。标记阶段是把所有活动对象都做上标记的阶段。清除阶段是把那些没有标记的对象,也就是非活动对象回收的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就可以令不能利用的内存空间重新得到利用。

执行 GC 前堆的状态

版本管理:追溯数据的生长链

版本管理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就很酷?想到版本管理,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 Git!毕竟,它是专业的版本管理工具,功能强大得能把一堆数据的变动历史精确到秒。但别着急,我们的需求可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操作。经过简单分析,我发现,版本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 条件和状态,就像一个老派的分支决策题:你选择左边还是右边?

而且说到版本管理,我脑袋里立马浮现的图景是:一棵小树苗,每次更新就长高一点点,最终茁壮成参天大树,穿越时间的洪流,经历岁月的洗礼... 就是这个感觉!🌱

版本规则:看我怎么将小树苗养成大树

我们要给每条数据生成一个版本号,每次编辑后还能选择是否更新,从而追溯数据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小树苗的成长路线图。

版本号规则

  1. 版本号有两个部分:主版本(major)次版本(minor)
  2. 主版本从 A 开始,每次更新递增,比如:A → B → C → ...,主版本部分升得飞快!
  3. 当主版本到达 Z 时,我们不怕,因为...主版本会变成 A0,然后继续递增!这就是成长的奇迹!
  4. 次版本从 0 开始,每次递增 1,简简单单,循序渐进。
  5. 版本初始化为 A.0,并有两种更新方式:普通更新和归档更新。
  6. 普通更新:就像一个持续进化的过程,A.0 → A.1 → A.2...,每天进步一点点。
  7. 归档更新:让版本变得更加历史悠久,A.n → A(A.n) → B.0 → Z.n → Z(Z.n) → Z1.0 → ...,每一个版本都像是“宝贵的历史文物”!

这个版本更新规则,就像是给数据安排了人生路线图,每个版本都是它成长的一个节点。

版本更新映射关系:就像数据的身世档案

通过以下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版本更新方式的生动映射:

更新方式 当前版本 主版本 次版本 更新后版本
普通更新_0 A.0 A → A 0 → 0 + 1 A.1
归档更新(送审) A.1 A 1 A(A.1)
普通更新_1 A(A.1) A → B 1 → 0 B.0

看嘛!每个版本就像一个人类的成长记录,普通更新就像升级打怪,归档更新则像是“送审”的过程——你升级后得去展示自己,给大家看看你多厉害!